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體 教育 旅游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

從“個人競技”到“團體競賽”,常熟市碧溪街道不斷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擂臺賽”內涵,以切實成效擴大群眾“幸福半徑”——

解碼碧溪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演進邏輯

□蘇報駐常熟記者 陳潔

近日,在第七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上,常熟市碧溪街道“站長擂臺賽”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精彩亮相,碧溪街道黨工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趙斌以“開篇、變奏、續篇”三部曲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擂臺賽”的“前世今生”作了經驗交流。

自2018年啟動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成為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舉措。2019年,碧溪街道創新工作思路,打造出“站長擂臺賽”這一特色品牌。

經過4年發展,“站長擂臺賽”從最初的“個人競技”演進為以結對項目為依托的“團體競賽”,更是朝著“跨組合作”的方向不斷進化,展現出碧溪街道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深度思考和行動效率,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讓群眾看到變化、感到溫暖、收獲幸福。

一村一品對標找差

走進碧溪街道溪南村,村容村貌整潔有序、崇德向善蔚然成風。

溪南村是一座響當當的“基層治理先進村”,村黨委書記施仲輝曾在常熟全市會議上介紹其農村人居環境長效治理經驗,此后到溪南村“取經問道”的村干部絡繹不絕。

是什么讓溪南村繪就了如此精“治”風景?早在2020年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擂臺賽”,施仲輝就進行了深度揭秘。

“以《村規民約》、百姓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百事服務組、法律服務組、道德評判組為主體,形成‘一約兩會三組’的基層治理體系。”施仲輝介紹,在此基礎上,溪南村創新建立“黨建+區、網、戶聯動”模式,將全村劃分為3個片區,每個片區分為若干網格,最后落實到每家每戶,通過層層推進,攻克基層治理中的難點、堵點,激發全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熱情。

扎實推進村民自治為溪南村帶來了可喜變化:拔掉了擋路的“釘子樹”、推平了墻角下占地的散水坡、把蚊蠅亂飛的散亂點變成了鄉間小游園……文明新風拂面而來,在2020年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擂臺賽”上,溪南村拔得頭籌。

一場比賽,帶來的是好經驗,打開的是新思路,賽出的是進步空間。依托屬地“1+28+33”的陣地格局,碧溪街道圍繞“和融碧溪”實踐品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一村一品”,形成了28個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

以“五福”文化為核心的萬福村、突出紅色元素的三灣村、落實“六字工作法”的白蓮村……曾經的“站長擂臺賽”上,站長們各自為戰、“以武會友”,圍繞各自實踐品牌,展示了資源利用、品牌打造、活動開展的“真招”,亮出了文明實踐賦能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的“高招”,賽出了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的“新招”。

在站長述職的同時,擂臺賽現場有常熟市、碧溪街道兩級主管條線領導進行現場打分、點評,全面觀察各實踐站工作成果,在幫助實踐站站長解放思想、提高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加深黨員干部群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認識和理解。“在擂臺比武中學經驗、找差距,讓我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有了更深的理解,為未來工作的展開拓寬了道路。”濱江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怡說。

站站結對融合發展

“小區里有居民在公共綠地里面種菜,本來規整的草地、花園被挖得七零八落,不僅影響美觀,還影響大家生活。”“老一輩就喜歡種點菜,現在‘集中上樓’了,沒有地種菜,實在沒辦法。”日前,在港南村定期召開的長效管理戶代表會議上,新溪新村居民提出的問題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在議題相關人員爭論不休時,一些“局外人”提出了客觀意見:“綠化帶里應該是草木茂盛、綠樹成蔭,毀綠種菜的行為必須加以制止??梢耘c‘小菜園’主人劃定公共綠地邊界,我們還可以組建‘護綠’志愿服務隊,互相監督、互相促進。”

這些明公正氣的人是來自李袁村和溪南村的老黨員、村民代表,他們與港南村本村老黨員、村民代表共同組成了“三村道德評議團”,理糊涂賬、說公正話,解決了三個村里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

自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來,碧溪街道李袁村、溪南村與港南村各自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居環境長效管理辦法。2021年,碧溪街道做好服務資源整合文章,創新推出“站站結對·融合發展”項目,將28個實踐站根據地域分布、資源優勢、品牌特色等因素,分成8個組團,圍繞各自項目內容開展活動。

如今,由李袁村“1230”工作法、港南村“三員合一”工作法、溪南村“黨建+區、網、戶聯動”推出的“一米鄰里新知章”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點、線、面”有效串聯,打造出碧溪街道西南角的美村片區示范面。

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從“單打獨斗”走向“抱團發展”,“站長擂臺賽”的競賽模式也從“個人競技”轉變為以結對項目為依托的“團體競賽”,競賽內容從傳統的年度工作總結分享轉變為結對方案、推進辦法、年度成果的綜合展示,小品劇、圓桌思想派、新聞播報等生動形式被引入競賽環節,進一步增強了“站長擂臺賽”的互動性和感染力。

兩年來,“一米鄰里新知章”“四方百姓共享營”“百家和合新風尚”等8個結對項目取得了豐厚的實踐成果。結對實踐站先后依托項目培育做強“紅河行動”黨員河長隊、“啟明星”青少年志愿隊、聚和“綠管家”等10余支品牌志愿服務隊,打造形成了“一米鄰里”人居環境評議、“港好有你”殘疾人幫扶、聚和銀齡伙伴計劃等20余項村(社區)志愿服務樣板,以文明實踐常態長效擴大群眾的“幸福半徑”。

跨組合作煥發新彩

“歡迎大家來到聚和黨建館,我是今天的冬訓主講人張蕾。”近期,聚和佳苑社區與港南村攜手拍攝冬訓主講人理論宣講視頻。今年,聚和佳苑社區聯合港南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黨員冬訓相結合,依托聚和巧阿姨志愿服務隊,港南村千村美居點位,將雙方團隊陣地巧妙融合,讓黨員冬訓煥發“新”彩。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體系建設完成,如何做到精細管護,讓陣地持續發揮價值,是今年碧溪街道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點。為此,街道引導各實踐站在完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在現有8個組團的基礎上開展跨組團融合新嘗試,推動各實踐站在“所站聯動”“站站融合”“站點串聯”上展開探索,形成一套具有地域實用性的“人員流動+場地匹配+項目運作”閉環運行經驗。

隨著跨組團合作的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服務民生的新抓手。在留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向其他組團“取經”而來的志愿者獎勵機制已經試運行一段時間,積分可以兌換各類生活用品,還定期上墻展示村民志愿服務的照片,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在太平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集分有禮·雙優工程”積分考核辦法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泛調動基層群眾的自治熱情,推動新農村建設有“顏”有“禮”。

“‘站長擂臺賽’的根本目標在于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形成更多功能強、可持續、易推廣的項目經驗。”在第七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現場,趙斌表示,碧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將繼續緊扣“先行先試、總結經驗、推廣復制”的工作思路,完善村級實踐項目“點單-派單-接單-評單”運作模式,并在“站長擂臺賽”中繼續探索“一分鐘亮點速報”“品牌循環PK”“項目推廣指數榜”等豐富載體形式,打造文明實踐工作成效全方位展示的“全景式”擂臺,深化落實“站長擂臺賽”推動基層站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共促發展的競賽目的,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更高維度走深走實。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田園如畫
打鐵花
紫荊花開
新疆女孩創業蘇州
開往春天的電車
健身迷你跑
99久久精品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