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這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后緊接著以發文形式作出的具體部署安排。
調查研究和科學決策密不可分,有效的調研成果為科學決策奠基,扎實的決策部署為優化調研開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蘇州以蘇繡甲天下,“雙面繡”針法獨特,“繡花功夫”堪稱一絕,調研決策也應學會“雙面繡”,從而更好地勾勒中國式現代化的蘇式新圖景。
以蘇繡之“工整構圖”,行調研決策“謀篇布局”。繡工起針前就對手中繡面“了然于胸”,開展調研決策亦應謀定而后動。從服務大局出發,站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這一起點,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籌謀規劃。以突出問題為導向,加強對當前發展形勢下各類風險挑戰的分析研判,以此作為開展調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循著“一根線”,布好“繡面圖”,切忌“無頭蒼蠅到處撞”“眉毛胡子一把抓”。持恒定之心務求善作善成,在明確目標規劃后,不改跑道、少換頻道,在確保大方向“不偏航”的基礎上因時應勢靈活調整,不能“繡了一半變圖樣”“干了一半調方向”。
以蘇繡之“精細針法”,做調研決策“細枝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有精到論述,“各級領導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這與蘇繡針法“細、密、和、勻、順”的標準要求不謀而合。刺繡講究針法,才能呈現惟妙惟肖的圖案,打造精美絕倫的作品。調研注重方式方法,才能全面掌握真實情況,為科學決策夯實基礎。這就要求我們走好黨的群眾路線,撲下身子、走出院子、邁開步子,深入基層一線、保持務實作風、收集各方意見,才能剖析現象本質、把握規律實質,形成指導意見、部署科學決策,取得扎實有效的成果。
以蘇繡之“融合創新”,賦調研決策“時代價值”。蘇繡從春秋時期走來,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在歷史中沉淀積累,在時代變化中創新涅槃。正如繡樣順應時代發展,從繪畫、攝影中尋找靈感,繡法結合技術變革,不斷開創針法技藝。調研決策也應因時因勢科學優化。要順應新形勢,轉變思路、打破陳規;善用新技術,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形成新理念,指導工作、推動決策;構建新格局,尋求突破、助推發展。當前,就是要準確把握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以有力調研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科學決策疏通堵點難點。
調研決策絕非“兩張皮”,而是“雙面繡”,規劃構圖均學問,起針行針皆講究。一面是扎實調研,一面是科學決策,相互映襯才能共同呈現精美絕倫的“現代化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