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云
3月26日,首屆蘇州馬拉松正式開跑,約2.5萬跑者相聚蘇城,在徐徐春風中熱力開跑。
比賽現場,有個“不起眼”的細節讓人眼前一亮。各條賽道補給點附近均投放配備了“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類收集池,而這些收集池的搭建材料均由再生塑料制成,這些板材將在賽后被重新回收,實現再生利用。同時,160名“環保跑者”全程守護,分類清理選手奔跑過程中產生的賽道垃圾。以往我們經??吹今R拉松比賽過后現場一片狼藉的“后遺癥”,蘇馬此次“黑科技+志愿者”的雙重護航模式,大大減少了“賽后垃圾”的堆積,實現從源頭上減少塑料廢物、促進回收利用,在過程中踐行環保準則,傳遞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馬拉松比賽對個人來說,是突破自我的一次冒險和挑戰,對城市來說,則是一場社會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的考驗。嚴格的來說,馬拉松不僅僅是一場體育比賽,更是彰顯城市綜合實力的“放大鏡”。要舉辦一場成功的馬拉松比賽,涉及到交通、醫療、安保、城建、物資、宣傳等方方面面,需要組織方和各部門的精心策劃、協調配合。尤其是此次蘇州馬拉松,橫跨園區、姑蘇、高新三區,賽事路線長、涉及人數多、影響范圍廣,能夠做到成功圓滿、各方盡興實屬不易,蘇州用實力向世界展示了其承辦大型活動和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也彰顯了最強地級市優秀的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此外,不得不說,蘇州這次馬拉松選擇的點位太絕了!可謂“一賽閱盡蘇城”。從護城河到大運河、從盤門到東方之門、從平江路到金雞湖、從獅山到奧體……串聯起的不止是城市地標,更是蘇州發展之路。正如參賽者們看到的那樣,如今的蘇州,有保護完整的古城風貌,也有時尚現代的高樓林立,古今“雙面繡”是蘇州閃亮的城市名片,也是一代代新、老蘇州人拼搏奮斗的心血。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三月的蘇州很美,火熱的馬拉松結束后可以相約去聽聽平江路的評彈、吹吹金雞湖的晚風、逛逛大運河的美景、坐坐山塘街的游船,一路感受城市治理現代化道路下的蘇式生活。